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医疗污水处理的原则是按质分水,废物就地分类处理,就近源头消除污染。 主要处理方法是沉淀和消毒。 目前,我国常用的消毒剂是夜氯。 近年来,为了提高消毒效率,避免二次污染,倾向于采用臭氧消毒。 消毒后即可达到排放标准。 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常采用石灰消毒和高温堆肥处理。
一般医院排放的放射性废水一般采用储存衰减法进行处理。医院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如(碘、(磷、(金)、(钠)等))都是半衰期较短的同位素。因此,放射性污水可以储存在专门的地下衰变池中,储存时间为半衰期的10倍,降低放射性浓度,达到允许排放的程度。如果放射性污水浓度很低,水量很少也可采用稀释法,我国《放射性防护条例》规定,每种微居里放射性同位素需要稀释体积1.67米才能达到允许排放浓度。
。 当放射性污水浓度很高,放射性半衰期很长,不宜采用储存和稀释方法时,可采用蒸发、离子交换或混凝沉淀等方法进行分离浓缩(见) 。
综合医院处理过程中排出的污水平均每张床位每天0.7~1升,含水量95%,含有污水中病原体总量的70%~80%,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方法有加热消毒、化学消毒、伽马射线消毒等,加热消毒的热源通常为蒸汽、电或生物能(高温堆肥),部分地区还可采用太阳能。 或通过焚烧处理(参见)。 可以使用化学消毒剂,如漂白粉、石灰、氨水、液氯或烧碱。 使用漂白粉或液氯时,有效氯量约为污泥的2.5%。使用碱性药剂时,污泥pH值达到12后,保持半小时以上,效果最佳。
伽马射线消毒可采用放射源(钴或某些裂变产物的混合物),放射剂量为20万至30万伦琴。 此法对污泥消毒不产生臭味,并能提高污泥的脱水和沉淀效果,但成本较高。
随着医院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工艺包括:
1、增强处理效果的初级处理工艺。 对于综合医院,处理后的出水最终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二级处理的,应提高处理效果,提高SS去除率,减少消毒剂用量。 提高初级处理效果应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改造现有初级处理工艺以提高去除效果和采用初级强化处理技术。
(1)工艺流程 对于综合医院(无传染病病房)的污水处理,可采用“预处理→一级强化处理→消毒”的工艺流程。 通过混凝沉淀(过滤),去除携带病毒、病菌的颗粒,提高消毒效果,减少消毒剂用量,避免消毒剂用量过多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废弃物,如调节池、混凝沉淀池、接触池等污泥、筛渣等,集中消毒后外运出境。 消毒可采用巴氏灭菌蒸汽灭菌或添加石灰进行。
(2)设备工艺特点
增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强化处理,可以提高处理效果,去除携带病毒、病菌的颗粒物,提高后续深度消毒的效果,减少消毒剂的用量。 其中,对现有一级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施,降低投资成本。
(三)适用范围 一级强化处理,增强处理效果,适用于综合医院对出水进行处理,最终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二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