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近日,日本核废水再次成为新闻焦点。
因为核废水入海最终检查已经结束,
这也意味着,不久的将来核废水可能会排入大海。
我什至看到消息说韩国已经开始囤盐了。
君君更关心的是,以后我们会不会再也吃不到海鲜了?
今天君君用一部纪录片来介绍一下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的前世今生。
01
首先我们追溯一下问题的根源——
这些核废水从哪里来?
NHK纪录片《福岛危机:事故为何变得严重》记录了福岛核电站从简单的停电到氢气爆炸,最后发生核泄漏的全过程。
自1978年以来,福岛核电站多次发生废物泄漏。
2005年,一场7.2级地震导致福岛县两座核电站储存核废料的池塘溢出一些水。
2006年,福岛第一核电站6号机组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最严重的一次是10年前很多人去买盐的时候。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太平洋发生里氏9.0级地震。
在纪念地震十周年的纪录片中,有一段当时的视频。
强烈地震不仅导致高楼倒塌,还造成多处房屋受损、道路龟裂、交通瘫痪。
最可怕的是,地震引发了海啸,对福岛核电站造成了严重破坏。
核设施损坏、反应堆堆芯熔毁、核辐射释放……
为了尽快冷却核燃料,日本不得不使用海水来冷却,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核废水。
一个月后,核废料持续侵蚀,一直隐瞒的日本政府终于承认福岛核废料泄漏是七级(最高级别)事故。
随后当场90°鞠躬致歉,之后就没有再发生任何事情。
事实上,日本一直采用“用海水冷却堆芯”的方法,核电站每天产生160-170吨污水。
这些污水如何储存?
10年来,污水经过处理并储存在储罐中。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福岛核电站周围都是密密麻麻的储罐。
10年后的今天,这些储水箱已使用了90%。
日本环境大臣表示:“我认为别无选择,只能将其排入大海并稀释。”
他们声称将把氚浓度稀释到日本国家标准的1/40后再排放到海里。
据称,该方法安全,不会污染海洋。
是不是真的?
不!例行公事!
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我们来看看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事故造成9.3万人死亡,27万人罹患癌症。
最终,苏联政府用钢筋混凝土“石棺”将被毁的四号反应堆彻底密封。
这也是处理核废料的传统解决方案。
修建各种辐射防护工程屏障,将核废水与水泥混合形成水泥块埋入地下。 (需要大量土地)
日本专家早就指出,日本有技术和条件在福岛无人区周围修建长期储油罐。
通过扩大土地面积,可以储存更多的废水。 未来几十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废水无害化也不是不可能。
问题是,储罐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员来维护。
而且,在日本眼里,核污水是一颗定时炸弹,再发生地震仍然会泄漏。
日本选择了最省事、省钱、省地的办法——排海。
02
2018年以来,有关日本决定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的消息时不时出现在头条新闻中。
最初的测试变成了现在的公然行为。
至于核污水的处理标准和“不会污染环境”的说法,显然没有人买账。
毕竟,自2011年地震以来,东京电力一直在隐瞒核电站事故的严重程度。
直到一个月后,才公开承认这是一场堪比切尔诺贝利的七级核危机。
至于所谓的“核废水处理”,目前还没有国际认证的正式检测报告出炉,证实稀释后的海水确实无害。
这是另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消息。
去年9月,日本一位大臣询问核废水是否可以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