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专科护士培养与护士整体水平提升的探讨

添加时间:2024-06-20

[6]韩玉珍.浅谈护士语言修养[J].吉林医学,2009,11(20):116-117

[7] 石淑琴.新形势下护士应具备的素质[J].综合护理,2009,7(16):55

[8]高秀杰.浅谈护士心理素质及培养[J].林业科学,2009,6(8):58-59.

[9]陈红丽.从四手操作临床现状谈口腔科护士培训[J].中外医疗,2009,(04):305-306

[10] 尹蕾,李小萍. 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J]. 中华护理杂志,2005,39(10):778-779.

[11]杜晓霞,田子荣,韩杰诗. 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83-185

[12]毛诗芳,李吉平.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4年04期

[13]周海鹏,郭珊.护士职业生涯早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J].护理研究,2005,第25期。

口腔医学专业知识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 口腔修复师;口腔技术;医学美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 R782.0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 (2011)-04-269-01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加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未来的口腔技术人才不仅要拥有精湛的修复技术,更要具备扎实的美学和人体美学知识。在口腔技术教育中,需要融合科学与艺术,融入口腔医学美学知识,让未来的口腔修复工作者以全新的审美和价值观视角推动口腔技术实践、教学、科研向更高、更快的水平迈进,使口腔技术教育在新的医学模式背景下开辟出崭新的领域。

1 口腔医学开展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1.1 是培养口腔修复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时代的要求。高素质人才应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广博的文化知识、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独特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外在美与内在美相结合的素质。同时,作为高级口腔修复师,还必须具备审美能力、透视能力、绘画能力、雕刻能力、审美修养、艺术修养等。事实上,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育的素质目标中,医学美学是医学教育中最基本的素质教育,也是素质的最高形式[1]。它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催化和助推作用,可以成为提高和拓展专业技能的前提条件。只有加强审美教育,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由技能型向艺术型、由工匠型向文化型的转变。

1.2是口腔技术教育模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21世纪的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转变启发人们充分认识人类的生、老、病、死和健康与美的问题,并要求现代口腔技术努力适应人们对美的追求。新的医学模式的出现促进了新医学及其分支学科的诞生。口腔美学就是其中之一,它填补了口腔技术领域长期被忽视的空白。口腔美学在实现口腔技术的最高目标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3 深度体现口腔医学美学价值是必然要求

口腔美学是利用美学与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作为指导,以医学方法维持和提高口腔颌面部美感的一门学科。正颌矫正和恢复口腔颌面部的外观和功能,常被作为提高整体活力和生活质量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因此,在口腔技术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精细的操作技术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行为。由于口腔在解剖生理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口腔技术的特点,口腔技术与医学人体美容息息相关。无论是基础理论、科学实验,还是口腔修复体的制作,都蕴含着非常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思想和基本原理;而患者(求美者)对口腔颌面部有更深层次的美学体验。因此,口腔技术的美学价值远远超出了其他医学技术学科所能达到的程度。 在口腔技术专业教育中,需要反复强调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患者口腔颌面部正常的功能和形态,树立良好的口腔美学习惯和美学观念,形成推陈出新的开拓意识,使口腔修复工作者在口腔修复治疗过程中自觉考虑患者的美容效果,明确提出把达到美容效果作为重要目标,使口腔技术在医学美学原理指导下实现美学经验的积累和美学能力的升华。

2《口腔美学》课程教学实施的思考

2.1 精心设计课程内容

在提升口腔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校医学人文类课程的人才共享、资源共享优势,精心整合设计《口腔医学美学》教学内容。《口腔医学美学》课程设计为34学时:理论课30学时:第一部分为美学基础、医学美学,由《美术学》、《医学美学》专业老师承担;第二部分为口腔医学美学基础、临床应用美学课程,由口腔医学各亚专业老师讲授。实践课4学时:第一实践课内容为色彩构成实验,由口腔比色技师指导;第二实践课内容为视觉原理实验,由视光学专业老师指导。

科触环境_科触环境_科触环境

2.2 切实加强教师培训

师资培训与建设是口腔技术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合格的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对于口腔美学教育,应加强专业教师医学美学知识能力培养和师德师风建设,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理论等综合素质培训;提高教师学历水平;鼓励参加全国口腔美容医学年会,鼓励专业教师加强与义齿加工中心的经验交流,迅速打造“医文兼容”、“医美相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口腔美学教育的需求。

2.3 逐步完善教材

教材建设是口腔技术专业建设发展的重要载体,实施口腔美学教育,可根据高职院校及口腔技术专业的定位、特色、培养目标等制定教材建设规划,前期可采用卫生部规划的全国高职院校口腔美学教材;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材编写研究、参与教材编写,注重凸显口腔技术专业特色,建设有特色的教材。

2.4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教师应认真对待口腔美学课程的设置,积极探索口腔美学教学的改革思路,尤其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应深入义齿加工中心、医院口腔科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专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和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培养体系,解决教学和管理中的问题。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推行讨论式教学[3]、案例教学[4]等教学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自主确定研究课题等多种形式,提高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在口腔美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真正享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口腔修复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和审美技能基础,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复合型、艺术型、文化型特征的高级口腔修复工作者。

参考

[1]彭庆星.医学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4.

[2]潘克锋,张秀华.口腔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0-31.

口腔医学专业知识论文第四篇

1. 口腔实习医生心理环境的内容

通过两位德裔美国心理学家科夫卡和列文对“准环境”和“心理场”的研究,表明心理环境是实际影响人们心理行为的整个环境。他们经过研究,证实和揭示了存在着不同于客观物理环境的心理环境,并认为人们的行动和行为是人与心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一理论为心理环境的客观存在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认为口腔实习生心理环境是指口腔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对情境等状态的各种感受,以及与环境沟通、互动的能力。目前,国内对心理环境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思想政治、课堂心理环境,对口腔实习生心理环境的研究较少。

2 优化口腔实习医生心理环境的目的和意义

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决定每位口腔实习生能否按期完成实习任务的重要因素。实习是口腔学生向医生转变的一个特殊阶段,需要学习口腔专业理论,并将临床实践与所学的专业理论相结合,同时面临着社会角色的部分转变,在老师面前还是学生,但在患者面前却变成了医生。我国五年制口腔医学教育基本采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三阶段教学方式,前三年为基础课和临床理论课,后两年为口腔专业培训,包括一年的口腔专业理论课和一年的专业实习轮转[3]。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割裂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忽视了心理素养和人文关怀。鉴于此,我们的实习教学工作不能只关注实习生的工作过程,而忽视他们是否具有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3.口腔实习医生心理环境不平衡问题的表现

3.1 对医疗环境的认知偏差

在临床实习期间,口腔实习生不再是学习课本上的空洞理论,而是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不同的疾病。这些临床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变化,以及不同带教老师对待学生的不同态度和教学方式,往往会给刚入临床的口腔实习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很容易导致其出现情绪变化和焦虑情绪,很有可能影响其实习的教学效果。

3.2 时间环境管理不当

在开始临床实习之前,很多学生都认为医学专业学习周期长,时间充裕。但随着毕业临近,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口腔实习生与其他医学实习生一样,普遍存在时间管理问题。他们不仅面临实习教学任务,还面临考研、就业、创业等压力,这导致他们在临床实习期间容易失去重心[4]。一项调查显示,约75.5%的实习生在实习之初就在准备考研,而92.3%的学生对未来就业表现出过度担忧[5]。这期间,他们将重心从实习转移到考研上,影响了实习时间。一旦考研失败,他们会因为缺乏临床训练而遭受双重损失和压力。

3.3 对医患关系环境认识不清

不和谐的医患关系必然会影响到广大医学实习生的教育。在我国,医患关系不和谐甚至发生矛盾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目前医学伦理教育和医患关系教育主要以医学伦理课程为主,学生只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教材内容往往按照学科传统的​​模式编排,实用性不强。在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实习生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尤其当出现纠纷时,一般不能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

科触环境_科触环境_科触环境

3.4 实习角色环境准备不足

当医学生从学校进入医院这个新的环境时,在实际的临床教学中,学生参与病史采集与检查是积累临床经验的重要过程,也是将医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的重要环节。但从学生到实习医生的双重身份转变,需要一个适应身份和角色转变的过程。加之实习阶段的学生没有执业证书,在临床工作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同时,目前的医疗只强调医疗是服务行业,强调患者的知情权,加之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于自己的牙齿接受实习医生治疗往往存在抵触情绪,这给实习医生的临床操作教学带来更多的困难。

4.优化口腔实习医生心理环境的措施

4.1 根据牙科科室具体情况,提前接受新环境

为了帮助实习医生尽快适应科室环境,更好地理解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应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优化实习医生认同的心理环境。岗前培训中,详细介绍科室的设置、设施、医学专业特点、带教人员、各级医务人员的职责分工、各项规章制度等,增加实习医生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6]。

4.2实习期间基本注意事项:

第一,尊重患者。尽可能满足患者的知情权、平等就医权、隐私权等合理诉求,优化诊疗流程,减少患者候诊时间,尊重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医患关系的平等性,这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

第二是具备与患者良好沟通的能力。作为医生,必须深刻理解患者的心理,必须与患者充分沟通,从生理、心理角度全面了解患者。在带教过程中,实习生不仅要学习疾病的诊疗技术,还要学会如何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这样才能使实习生在实践中自觉、逐步体验到如何建立平等、良好、互动的医患关系。医院还应对实习生进行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等,使实习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第三,要学会感恩病人。每一个实习医生都要学会感恩病人,感谢他们给了你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直观知识转化为理性知识的机会。这个过程离不开病人的配合和无私的奉献。

4.3提高带教水平,优化实习生心理环境

临床医师既是医生又是老师,承担着救死扶伤和教学的双重任务。要克服重医轻教的不良倾向,应加强对带教人员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明白自己所肩负的双重责任,提高临床教学的认识和自觉性。同时,要让带教老师认识和理解“教学相长”的规律,明确从事临床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督促和提高自己[7]。通过临床教学,可以规范自己的临床操作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促进自己专业素养的全面提高,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4.4加强实习单位服务管理,优化实习生心理环境

口腔医学专业知识论文第五期

关键词:专业认证;PBL教学法;口腔正畸学

【中图分类号】G640

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规范教学管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于2001年颁布了《全球本科医学教育标准》[1]。在此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育部、卫生部于2008年联合发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2]。2010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参考国际、国内医学教育认证标准,制定了《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3]。标准一方面明确提出,本科口腔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口腔临床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继续教育、职业发展和自我完善能力的口腔医学人才。 另一方面,对于教学方法的核心要求是口腔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培养[3]。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让学习者通过协作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相关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医学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4]。口腔正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础理论抽象复杂,临床应用需要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甚至多学科交叉。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后,理论知识理解困难,缺乏正畸思维。PBL教学法恰好补充了上述不足[5]。 为满足专业认证的需要,本研究以《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为核心,积极探索以“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改革,重点推进PBL教学法在正畸教学中的应用,构建符合《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的PBL正畸教学模式。

1. 正畸教学现状

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研究错颌畸形的病因、诊断、分析及防治,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对临床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正畸学在国内外通常作为研究生课程进行讲授,本科阶段仅介绍正畸学的一般概念及各类错颌畸形的矫正原则,并未涉及临床实践,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感到枯燥、难懂,如教材中关于颌骨生长发育的部分不够直观,矫治器及矫正技术部分单独介绍。而实际上,矫正技术与后续的诊治密切相关,错颌畸形的诊治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多变,需要举一反三,因此正畸学一直是口腔医学中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5]。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正畸学理论教学的主要形式仍为讲授式。 其优点是知识传递高效,但学生被动接受,不利于深刻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在临床实践中面对具体病例时,很难举一反三,建立完整的正畸学习思维模式。

2.PBL教学法在正畸教学中的优势及问题

PBL教学法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创立的,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教师引导的小组教学模式,常作为讲座式教学模式的补充。首先,PBL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串联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PBL小组教学的特点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倾听能力和评价能力[4]。但PBL在正畸教学中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问题设置的随意性、教学目标的控制力有限、有时难以激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师在此过程中指导不足或标准不一致等问题[6]。《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要求鼓励引导式、问题导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进入临床医学教学阶段时,鼓励采用小班化、小组化教学模式,因此针对PBL教学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不足,推动PBL教学方法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实现《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核心要求的切入点。

3.以《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为核心,探索口腔正畸学标准化PBL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科触环境_科触环境_科触环境

1.制定PBL教学总体改革方案

教学方法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改变,还应与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需要有系统、科学的整体教学改革方案作为指导。由一线教师组成的PBL教学组结合《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制定了PBL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有利于在思想准备充分的前提下,逐步推进P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教学中的应用。包括转变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贯穿于正畸教学的全过程;确定PBL教学法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流程,如病例讨论、实验课等;丰富PBL教学计划,编写案例要兼顾典型性与全面性,问题设计循序渐进、实效性强;教师的选拔不仅要求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还要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和把控能力; 建立适合PBL的教学评估体系和学生的评价标准。

2.建立标准化的PBL教学流程

专业认证的目的是规范国内高校口腔医学教育标准,帮助学校建立科学、可持续的教学模式。由于PBL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实施PBL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特别注意每个环节的规​​范化。PBL教学实行小组学习。首先,教师提前两周将口腔正畸病例资料及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看书、查资料,并欢迎学生到诊,及时提问、解答。其次,教师指导如何使用检索工具,如利用数据库资料、查阅参考书或文章、运用循证医学原理分析文献结论等,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第三,课堂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由教师引导,学生就设定的问题作中心发言,其他学生作补充。学生可以随时提出不同意见,提倡辩论讨论。教师尽量不干扰学生发言。第四,课堂总结。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灵活掌握学生的发言和讨论时间,然后教师做简单的总结;最后通过匿名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反馈信息,总结分析教学效果。

3. 口腔正畸学PBL课程计划设计及规范

The Standards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Stomatology require that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be substantial.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yllabus, establishing a well-structured, high-level orthodontics PBL teaching plan library that spans the oral medicine knowledge system can enable students to clarify their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work and learn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BL orthodontic teaching plan includes cases, pictures, X-rays, models, questions, references, and teachers' guidance outlines. The design of cases and questions should be derived from clinical practice, have sufficient knowledge content, and not be too one-sided. In addition, PBL adopts the form of group teaching. The specific content discussed in each group is different, and the instructor needs to use the same questions and guidance outlines to guide students' thinking. Therefore, the clever design of a series of questions and the standardized writing of guidance outlines are more important.

在实践中,我们制定了教学文档,例如PBL课程计划写作指南,而PBL课程审查程序阐明了写作原理,必要的要素,基本格式和审查PBL课程的完整课程只有在获得PBL专家小组批准后,才能成为正式的课程计划,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将不断改进。

4.培训教师指导PBL教学方法

在气孔学上的大学教育标准对教师政策和教师培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必须制定教师团队建设计划,以确保教师培训,评估和交流,并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发展机会,并结合新教学的教学教学师必须培训。在进行PBL教学时,应对PBL的概念有深刻的了解,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讨论中涵盖了所有方面。 教师应保留课程过程的详细记录,包括课程计划的进度程度,以及在案例描述中需要加强的关键点。准备PBL教师手册以标准化PBL教学。

5. PBL教学效果评估

气孔学上的大学教育标准对教学评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建立对课程计划,教学过程和教育成果的评估;

PBL教学模型的实施是基于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开放性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该过程确定PBL学习效应的评估与传统的教学评估不同。对正畸教学和研究部门的PBL学习效果的评估和标准进行了修订,以大大减少对每个课程的最终评估,并增加形成性评估的比例。 ,临床实习和课堂活动。 通过不同类型的评估,可以探索学生的知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整个学期进行评估。

四、结论

在近年来的正畸教学过程中,教学和研究部分逐渐介绍了PBL教学方法,该方法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维,沟通和协作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PBL教学方法的整体设计,教学计划,教师培训,教学训练和国际概念的构建范围。 ,并将其作为学习和理解高级认证标准,改进和完善PBL教学方法在正畸教学中的机会,并探索一系列口头正畸教学模型,以保证人才培训的质量并符合国际医学教育趋势。

参考

[1] Mei Renlang,Chen Gang,Yang Yi等。

[2] Yang Mianhua Zheng Shaoyan。

[3]中国高等教育协会的高等教育委员会的气孔教育委员会,中国医学协会医学教育委员会的口腔教育小组。

[4] Cui Xiaoyang,Li Yi,Liao Hu等。

[5] Feng Cuijuan,Zhang Yang,Zhang Dan等。

[6] Yang Qian,Cunhui,Chen Jie等。

作者资料:Zhou Jie,女性,硕士学位,居民医师,研究方向:口腔临床医学。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hdswhg.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    网站地图